锐康生物:打造生命蓝湾合成生物的领军企业 助力园区发展(上)
更新时间:2023-08-24 13:50 发布者:admin

  锐康生物:打造生命蓝湾合成生物的领军企业 助力园区发展(上)

  赵华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他确信自己即将作出的选择将被时间证明是正确的。

  在位于临港生命蓝湾的办公室里,上海锐康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向我们回忆起三年前的那天,现在看来应该是命中注定的一天。

  那天上午,他先来到临港自贸区管委会,在那里吃了一顿工作餐。午餐后,就被带到了生命蓝湾园区。此前,他已经为考察园区奔波过一些地方了。他先后去过北京和深圳,上海的园区也已参观过几个。“到这一看,我发现自己更喜欢这个地方。”

  相比他之前到过的园区,蓝湾最大的优势就是场地宽敞,更适合企业后期的扩张需求。

  离开园区后,他又走进配套设施齐全的蓝湾社区。当时,已有在附近开设华师大二附中分校的规划,距离正式动工还剩一年。这正中他的下怀,因为家里的老二已进入初中,很快就将面临升学。

  他在社区里边走边看边想,当发现这里还有一家星巴克的时候,他心里最后的顾虑也被打消了。

  2020年年末,刚成立的锐康生物入驻园区。两年多来,公司的发展印证了他最初的预感。而原先2400平方米的载体已越来越难承受公司逐渐扩大的规模,他们正准备在园区里再拿下8400平方米进行二期开发。

  “其实,我们当时完全没有和园区谈论政策上的东西。”赵华告诉新闻晨报·周到记者,“因为我知道,别人享受的政策,我们也会有的。” 先回国试试创业

  大不了失败了再回新加坡

  在美国加州大学(UCSB)和伊利诺伊大学(UIUC)学习工作四年多后,赵华于2007年进入新加坡科技局(A*STAR),工作11年,并获得了新加坡永久居留权。

  2018年,当他决定放弃在新加坡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回国从零开始做起的时候,家人都表示了反对。他的太太也在当地工作,老二则在新加坡出生、长大,她们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舒适圈。他说,“那我就先回去试试,大不了创业失败,再回新加坡就是了。”

  然后,他就回来了,这是2018年的3月。

  “当时决定回国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赵华告诉我们,

  “由于新加坡离得近,我基本上每年都会回国,每次回国都会发现一些新的变化。国内经济的发展太快了,发展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让我深受鼓舞。原来大家都喜欢往欧美跑,因为是发达国家嘛,现在感觉国内发展比他们还要快。”

  此外,他发现国内有更浓的创业氛围。

  “和新加坡相比,国内的创业环境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政府鼓励支持创新的措施和力度大;第二是资本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高,比如咱们这边要是有个好的项目,马上就有好的资本拿出来,尤其合成生物现在是个风口,所以更不用说了;第三,则是创业群体庞大。”

  彼时,新加坡科技局的工作稳定,每三年续一次约,可以如此一直做到退休。但赵华觉得,自己心中还有梦想,还想再为梦想拼一把。“我一直是做合成生物的,大家都说合成生物技术是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所以,就想找机会创业。”

  赵华告诉我们,回国创业是因为还想再为梦想拼一把

  他的目标,是通过创业真正实现产品落地,把产品推出来,让大家去使用。

  2018年年初,结束休假的他回公司打开邮箱,发现同一个猎头发来的三封邮件。他从邮件中获悉,世界合成生物学的先驱、美国两院院士杰伊 · 凯斯林博士和总部在南京的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合作设立了一家子公司,叫枫杨生物研发公司,他们正在寻觅一个负责人。

  经过三轮面试,他获得了这个工作机会。他在那里工作到2020年8月份,决定成立锐康。

  聚焦合成生物新赛道

  打破发展的天花板

  锐康生物的母公司是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已在深圳的创业板上市。

  公司是一家抗生素中间体企业,三大产品硫氰酸红霉素、头孢以及青霉素G钾盐是全球头部供应商。“也就是说,已经达到了天花板了。再做也是头部供应商,这个市场份额也不可能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怎么样突破抗生素中间体领域发展的天花板,实现公司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赵华介绍,因此公司高管团队几年前就决定要进军万亿美金的合成生物制造领域。进入这根新赛道,相当于一下打破了发展的天花板。

  因此,他们于2020年的10月在生命蓝湾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锐康生物,而锐康生物的定位就是川宁生物在上海的高端研发创新中心和商务中心,专注于合成生物新产品的研发。他们采用的是前沿合成生物学技术,以自动化、智能化和高通量的合成生物铸造设备,来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

  赵华告诉我们,他们的产品主要聚焦在三大方面:高附加值生物医药活性成分、天然保健品原料,以及天然化妆品原料。

  公司成立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已经开发出多个高效的底盘菌株(注:合成生物材料的“硬件基础”,是代谢反应的宿主细胞),还拥有百万条基础酶库。

  公司的核心研发人员基本上都来自于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他们都有多年的合成生物学行业的工作经验。

  家人打消疑虑来上海团聚

  希望孩子能考上名校的临港分校

  但如今回过头看,赵华在最初为公司选址时却颇费了一番周折。

  他先后考察了三个大城市,而上海无疑更为专业。“这里人才的集聚度高,同时园区管理务实高效,所以决定来上海。”

  上海的大型园区很多,它们遍布在各个区里。他参观了其中的两个,第三站才来到生命蓝湾。他当时就觉得,自己更喜欢这里。“而且我在跟片区工作人员交流的时候,听说临港自贸区将是上海接下来重点发展的片区,现在看起来也确实是这样。”

  他对于临港和生命蓝湾的第一印象是亲切,因为很像美国不少院校所在的地方。离市区稍远,但各类配套设施应有尽有。“我当时所在的伊利诺伊大学也是这样的,”他说,在美国大家把那样的地方叫做现代化的大农村。

  搞科研的人通常会更喜欢这样的地方,它远离市区的喧嚣,让人可以沉下心来。但又离市区不远,开车一个小时出头就能到市中心。“再说,又不是天天上市里区玩对吧?国外其实还没这里发达,因为你在这里买个啥东西都是快递,方便得很。”

  进入园区以后,这里的占地面积之大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以之前在上海考察的另一个园区为例,“那边很可能就给你一层楼面,但在这里,就是一整栋楼。在园区,我们通常是说‘载体’。这里可以为我们提供宽敞的实验和生产的载体,而且在这里边落户的企业,互相间都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

  后来,当公司落户蓝湾后,他自己也把房子租到了蓝湾社区,后又在当地买了商品房。

  他的家人们如今也都消除了当初的疑虑,他把家人都接到了临港。今年开学,他家老二就要上初三了。而9月,华师大二附中临港分校也即将开学了。

  “我让孩子离开新加坡到临港来读书,就说明对这里的教育质量一点都不担心。”赵华笑说,“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自己的小孩回头不争气,别到时候考不上华师大二附中,那就头疼了,我主要操心的孩子的学习。”